锦绣织霓裳,古都洛阳焕新颜丨新春走基层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 文图】洛邑古城外,汉服体验店内人头攒动;应天门前,游客身着唐风华服打卡拍照;街头巷尾,三蹦子载着“公主”“侠客”驶过青石板路。
这是农历乙巳蛇年的正月初一,洛阳老城区的景象。这座十三朝古都,正以汉服为针,以文化为线,织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新图景。


国潮回归:汉服热潮带动产业快速发展
“这件是明制的,更有立体感一些;刚才那件是宋制的,更淡雅柔美一些。我个人觉得这件更适合您的身形。”在洛阳东大街的一家汉服店里,店主徐婷婷正向一位从广东来的游客推荐古装搭配。
2021年,看到汉服产业有兴起的趋势,徐婷婷辞去了国企的稳定工作,开了一家汉服体验店。“作为洛阳人,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,加上我自己一直很喜欢化妆,已经在工作之余能赚些外快,就想在汉服产业上试一试。”
2020年开始,通过央视秋晚、《唐宫夜宴》《风起洛阳》等多个热门文化IP的推动,洛阳迅速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,汉服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。据洛阳市文旅局统计,目前洛阳汉服经营主体已从早期的18家激增至3000余家,服务内容涉及妆造、服装、摄影等一系列产业链。与此同时,店铺租金也水涨船高。徐婷婷回忆道,2021年她刚租下店铺时,每月租金仅需几百元;如今,租金已飙升至4年前的近20倍。

随着产业爆发增长,徐婷婷的生意也越来越好,基本处于全年无休状态。现在,她的大部分顾客都来自省外,广东、上海等地区的订单占比超六成,甚至有外国游客被“种草”,专程前来体验中国文化。

古都蝶变:文旅出圈促进城市风貌更新
“i人在洛阳太舒服了!身着汉服拍照打卡、乘坐公交地铁、坐在街边品尝当地小吃,在这里毫无违和感,整座城都是你的背景板。在洛阳的这几天,就好像自己演了一整部穿越剧。”广西游客陈女士说道。
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,在洛阳老城区体验一整套汉服造型,平均价格在100-200元之间,内容包括衣物选择、妆容打造、饰品搭配等,部分店铺还会提供跟拍摄影、行李寄存等服务,单日总消费大多在400元以下。

“坦白讲,2024年以来,洛阳的汉服产业已经从增长期进入了存量期,大家不免有些同质化,这时候就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,才能给顾客更好的体验。”徐婷婷举例称,他们店持续购入行业内头部品牌的衣物和头饰,一支头饰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千元;保持每半个月更新一次妆容,“最夸张的时候,一部热剧刚刚上线1天,我们的化妆师就能做出同款妆容。”
洛阳也努力让游客从踏上洛阳大地的那一刻起,便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洋溢:一列列古装护卫在机场和火车站迎接宾客;景区内推出有奖问答,答对的游客可直接获得钻石奖励;古城片区的“三蹦子”师傅们高喊“公主请上车”等口号,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情绪价值。
2024年,洛邑古城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,上榜国庆假期全国热点旅游景区前十名。老城区文旅扇动蝴蝶之翼,带动了洛阳文旅市场的蝶变。
记者手记:
这届Z世代的年轻人,似乎更偏爱“国潮”,马面裙、宋襦等新中式服装,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审美,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穿搭。
走在洛阳古城片区的街头,最大的感受就是“亲切”,处处都是洋溢着笑容的年轻面孔、阖家欢乐的男女老少。身着传统服饰,除了面对快门凹造型的自信和开心之外,还有一支糖葫芦带来的喜悦、有一巷石板路带来的新奇、更有一缕炊烟带来的烟火气。或许,一场穿越古今的旅程,能够让我们暂时抛却生活中的纷扰,觅得那份无需刻意营造的“松弛感”。
责编:李文玉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万军伟